第(2/3)页 关键是,出资多少啊? 一百万?还是一千万? 这点钱够干什么的?再多的话,官府也没那么多闲钱给这两人折腾啊? 刘洪明只能是摆事实讲道理,说什么官府现在也很困难,很多地方都需要钱,拿不出太多钱来搞足球,希望两人本着为云城足球发展着想,坚持一下,辛苦一下,克服一下。 总之就是,原则上是支持你们的,但是没钱,你们自己掏钱搞吧。 于海明跟宋茂春很失望。 这些年,两人是四处奔走,云城这些大大小小的企业,基本都跑遍了。 也仅仅只是拉到了一点赞助而已。 想要正儿八经的搞一支职业球队,根本没戏,没有一家企业肯支持他们。 两人都放弃了。 就想着,搞搞业余足球、培训班,好歹也算是为足球事业尽了一份心,就行了。 直到刘大庆找上了他们。 两人跟刘大庆是老相识了。 这些年,刘大庆赞助了他们不少。 甚至可以说,要不是刘大庆一直赞助他们,两人也根本坚持不到现在。 只是,刘大庆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了,一年几万块钱的赞助。 再多,刘大庆也有心无力。 这一次,刘大庆找到两人,跟两人说,盛海大老板想要好好的发展一下足球,然后又把李东的一些关于足球的理念简单给两人说了下,让两人尽快拿出一个详细的方案来。 两人激动坏了。 新江换了新老板,改名盛海,这件事他们当然是知道的。 也知道盛海背后那位年轻的大老板,很是了不起。 光是盛海在高新区开发的那个国际城项目,投资就是千亿级别的。 谷旮 两人早就惦记上李东了。 不止一次的找过刘大庆,想让刘大庆去问一问,这位李东李老板,有没有搞足球的想法。 刘大庆后来提议盛海投资足球,多少也是受到这两人的影响。 现在,刘大庆跟他们说,李东同意投资足球,两人能不激动嘛。 而且,李东的一些理念,跟两人不谋而合。 两人作为足球圈里的名宿,自然是看出了亨太这种金元模式的弊端。 烈火烹油,看似一片火热,但却很难持久。 反倒是李东这种稳扎稳打,从青训抓起,着眼于未来的发展理念,才是正确的发展理念。 两人就仿佛是怀才不遇的千里马,突然遇到了伯乐一样。 这几天,两人几乎觉都不睡了,通宵达旦的,把方案做了出来。 做出来之后,刘大庆便领着两人来到公司,让李东见一见。 对于这两人,李东真的是非常熟悉了。 在他上小学的时候,这两位就已经如日中天,是国内足球的代表人物。 当时李东身边不少同学,都视这两人为偶像。 两人退役之后,也一直活跃在足球圈子里。 前世的时候,两人还联手组建了一支球队,从最低级别的丙级联赛打起,一路打进了甲级联赛,差一点就打进超级联赛。 在乔义的球队降级之后,两人的这支球队,一度成为云城足球最后的希望。 只是最终,因为资金不足,无法运营下去,球队被迫转手。 新接手的那家云城企业,只不过是想借足球赚点名声而已,压根儿就没想正儿八经的搞足球。 也不愿投入大资金。 接手之后的几年,球队就一直在甲级联赛混荡。 后来大概是失去耐心了,那家企业撤资走人,球队差点解散,靠着官府的资助,又坚持了两年,最终从甲级联赛降级。 云城足球也彻底进入了黑暗时期。 第(2/3)页